2024/08/21
2022/03/05
給孩子學音樂,到底值不值? Is It Really Worth It for Kids to Learn Music?
給孩子學音樂,到底值不值?許多琴童家長,難免都曾經為此泛起一絲疑慮。
看到自己或周圍的親朋好友,在幼時學過音樂的,人生卻沒有發光發熱,有人會開始懷疑,學習音樂到底能不能提升素質?
如果此時權威腦神經科學家告訴你:“對於大腦的發展,學習只會造成小小的調整,大腦的神經元生長,不會超過幾毫米”。你還願意讓孩子學習音樂,或其它藝術文化嗎?
別急,先來看《大腦如何精準學習》(How We Learn)這本書怎麼說。
2021/08/15
成長型思維─教學的最強“外掛” Growth Mindset - A Powerful "Plug-In" for Teaching
6月在茱莉亞音樂院網路大師公開課上,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祖克曼面對上課的學生,脫口說出“我知道韓國人不開口唱歌…”。“在日本也沒有人唱歌。”…“韓國人從不唱歌,他們沒有這樣的基因”。
此話一出,立刻引起了一陣風波。校方緊急關閉了播放連結,並發表聲明:“…這節課上使用了敏感而無禮的文化標籤。這些言論不代表論壇或茱莉亞音樂院的價值。”
2019/08/29
大腦如何處理音樂的訊息? How does the brain process music?
學習樂器的核心在大腦,不管是接受、處理或儲存訊息、執行動作,都依賴大腦的工作完成。
另一方面,教授樂器的老師,時常須要面對學齡期(5-12歲)的學習者,在這個年齡層大腦尚在發育。學習過程中可能遭遇到學習困難,除了因為基礎還不穩固的過程性原因,我們也不能忽略大腦發展的階段性因素。
如果我們了解大腦的工作方式,根據工作習性設計教學策略,不但有助於提升學習效率,也可以協助孩子大腦的音樂能力發展,排除發展不足造成的學習困難。因此在教學之前,有必要對大腦處理音樂訊息的方式,加以初步的了解。
根據近期的腦神經研究,大腦處理音樂訊息的重要方法,包括:
◎分散儲存,分層處理
分散分層執行,是高效率工作的首要方法。
2018/08/25
如何激發數位世代的學生學習鋼琴
本文原載提姆托分創造力鋼琴教學網
作者是南西田中
作者將電腦網路興起後出生的孩子,分成:
千禧世代,出生1981-1995
Z世代,出生1995-2010
受到數位科技的影響,不管是心智狀態、注意力、工作習慣、使用工具與社交方式,現在的孩子與以前大不相同,因此老師如果能理解這個現實,採用相應的方式,才能符合現在的需求,讓學生保持學習。
2017/04/09
孩子學琴家長該如何幫助
撰文:劉佳傑 本文同步發表於鋼琴喜歡了小提琴博客
關於孩子的學習與練習,家長總是想做些什麼。多數會這麼做:
1. 提醒孩子練習
2. 批評孩子的練習態度
3. 糾正孩子的錯誤,指導孩子的練習方法
但是我想問問這麼做的家長,實際上真的有效果嗎?能夠改善練習狀況嗎?
結果多半是衝突收場,反而增加家庭矛盾。
周海宏教授的建議是很重要的。家長應該扮演是啦啦隊的角色,而不應該是教練的角色,這是現在家長至少必須具備的基本態度。
2017/03/07
書摘:心態致勝 Mindset: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.
撰文:劉佳傑
對於孩子的教養與人生的成長過程,需要不斷的突破與挑戰讓孩子和自己變得更強大。但是路途中,卻有一些障礙總是阻擋在前限制了發展,這往往是存在於內心無形而不被察覺的,本書就將從橫跨三十年的心理學研究告訴大家,心態Mindset(或稱心智)是一切問題的根本。
對於孩子的教養與人生的成長過程,需要不斷的突破與挑戰讓孩子和自己變得更強大。但是路途中,卻有一些障礙總是阻擋在前限制了發展,這往往是存在於內心無形而不被察覺的,本書就將從橫跨三十年的心理學研究告訴大家,心態Mindset(或稱心智)是一切問題的根本。
2017/01/03
絕對音感的認知心理學研究
本文原發表於”關渡音樂學刊” 1期,2004/9
作者:蔡振家(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)
本文重點:
亞洲與歐洲音樂教育對於音感的重視方向不同
絕對音感的負面影響
養成絕對音感的四大傳統假說:遺傳、銘印、學習、反學習
相對/絕對音感兩種聽音方式,大腦採取不同的神經活動
絕對音感的形成有可能削弱大腦的某些功能
2016/12/13
學習音樂對於幼齡兒童的影響
本文原同步發表於鋼琴喜歡了小提琴博客
主動
我們在討論學習樂器的適當年齡,通常是從兒童是否“具備”了某個程度的能力作為討論的基礎,但是如果就學習有助於頭腦的發展這個事實來看,我們“等待”大腦成長,不如“主動”在適當的時間給它適合的刺激,這樣的音樂學習更具有積極的意義。
2016/11/08
鋼琴老師的秘密: 鋼琴老師談祝由之術
鋼琴老師的秘密: 鋼琴老師談祝由之術: 『巫術在古代又被稱為祝由之術,是壹項崇高的職業,它曾經是軒轅黃帝所賜的壹個官名。當時能施行祝由之術的都是壹些文化層次較高的人,他們都十分的受人尊敬。...
2016/08/15
透過科學,看見音樂學習的新領域
本文原發表在凱莉老師鋼琴課部落格
撰文:徐珮菡
现代科学能够解释许多的事情,同样的透过科学,也能够解答许多现代人的困扰和疑问。在教学领域当中和我们最息息相关的就是认知科学(Cognitive Science)、行为科学(Behavioral Science)与神经科学(neuroscience)。教学成果虽然不能够被量化,但是透过这几个科学领域的现代化实验与研究,已经为世界各国顶尖的教育者们带来不少的启发和贡献,而这些贡献受益的人们不只有学生,还包括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的家长。
透過科學,看見音樂學習的新領域全文
撰文:徐珮菡
现代科学能够解释许多的事情,同样的透过科学,也能够解答许多现代人的困扰和疑问。在教学领域当中和我们最息息相关的就是认知科学(Cognitive Science)、行为科学(Behavioral Science)与神经科学(neuroscience)。教学成果虽然不能够被量化,但是透过这几个科学领域的现代化实验与研究,已经为世界各国顶尖的教育者们带来不少的启发和贡献,而这些贡献受益的人们不只有学生,还包括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的家长。
透過科學,看見音樂學習的新領域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