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/08/15

成長型思維─教學的最強“外掛” Growth Mindset - A Powerful "Plug-In" for Teaching

 


6月在茱莉亞音樂院網路大師公開課上,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祖克曼面對上課的學生,脫口說出“我知道韓國人不開口唱歌…”。“在日本也沒有人唱歌。”…“韓國人從不唱歌,他們沒有這樣的基因”。

此話一出,立刻引起了一陣風波。校方緊急關閉了播放連結,並發表聲明:“…這節課上使用了敏感而無禮的文化標籤。這些言論不代表論壇或茱莉亞音樂院的價值。”

用種族、基因特定標籤來評論“人”,絕對是違背事實的。世界知名音樂家不乏韓國人,韓國的影視與流行音樂產業更是蓬勃發達,還有日本動漫文化與音樂,也早已具有全球影響力,這些領域音樂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沒有現象證明,韓國人或日本人的音樂能力存在著先天缺陷。

 

那麼,祖克曼會這麼說,問題到底出在哪裡?

首先,會這麼說話的,很可能是不具有“成長型思維”(Growth Mindset)的人。

“你無法成功,因為你天分不夠”

這是沒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典型的說法。

如果有成長型思維,說法會變成:

“只要你努力,你就可以成功”

將失敗問題歸因於天賦能力,通常是不知道“成長型思維”所致。

 

狗會跑,鳥會飛,這是出生就決定的天賦能力。再怎麼努力,狗也不能像鳥一樣的飛。這是現狀。

那麼,人類能不能飛呢?

不行,人類沒有鳥類的翅膀,不可能飛。

沒有成長型思維的人,想當然耳是這個答案。

現在看來,答案顯然是錯了。

歷史上一直有幾個人,不相信天賦限制了人類的飛行夢,不斷嘗試各種方法,從觀察鳥類飛行的各種現象,設計出飛行工具。

結果,人類飛起來了。

 

具有“成長型思維”的人,相信靠自己努力、鍛鍊,加上學習、克服障礙,終究會成功,而僅僅靠著天賦能力高人一等,並不能保證成功。因此成長型思維,是推動學習進步的重要心理因素。

有了成長型思維以後,學生會有這樣的信念:

‧成功是因為努力,而不是天賦

‧只要我努力,我就會進步

‧只要我練習,我就能做到

有了這樣的信念,於是學生不容易因為挫折而放棄。

然後,開始主動學習,

克服困難,繼續練習,

然後,成功!

 

想讓學生建立成長型思維嗎?你可以的!

理解成長型思維的觀念,並且在各種教學活動,導入心理學外掛功能,將成長型思維融入教學項目中,經過一段時間,你會感覺教學的阻力逐漸減少,學生的學習態度也慢慢的改善。


Related Posts:

  • 如何激發數位世代的學生學習鋼琴 本文原載提姆托分創造力鋼琴教學網 作者是南西田中 作者將電腦網路興起後出生的孩子,分成: 千禧世代,出生1981-1995 Z世代,出生1995-2010 受到數位科技的影響,不管是心智狀態、注意力、工作習慣、使用工具與社交方式,現在的孩子與以前大不相同,因此老師如果能理解這個現實,採用相應的方式,才能符合現在的需求,讓學生保持學習。 如果我們再擴大一點觀察,每一個人,包括老師與家長何嘗沒有受到影響? 教學要改變,必須從老… Read More
  • 成長型思維─教學的最強“外掛” Growth Mindset - A Powerful "Plug-In" for Teaching 6月在茱莉亞音樂院網路大師公開課上,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祖克曼面對上課的學生,脫口說出“我知道韓國人不開口唱歌…”。“在日本也沒有人唱歌。”…“韓國人從不唱歌,他們沒有這樣的基因”。 此話一出,立刻引起了一陣風波。校方緊急關閉了播放連結,並發表聲明:“…這節課上使用了敏感而無禮的文化標籤。這些言論不代表論壇或茱莉亞音樂院的價值。” 用種族、基因特定標籤來評論“人”,絕對是違背事實的。世界知名音樂家不乏韓國人,韓國的影視與流行音樂產業更… Read More
  • 孩子學琴家長該如何幫助 撰文:劉佳傑    本文同步發表於鋼琴喜歡了小提琴博客 關於孩子的學習與練習,家長總是想做些什麼。多數會這麼做: 1.     提醒孩子練習 2.     批評孩子的練習態度 3.     糾正孩子的錯誤,指導孩子的練習方法 但是我想問問這麼做的家長,實際上真的有效果嗎?能夠改善練習狀… Read More
  • 給孩子學音樂,到底值不值? Is It Really Worth It for Kids to Learn Music? 給孩子學音樂,到底值不值?許多琴童家長,難免都曾經為此泛起一絲疑慮。 看到自己或周圍的親朋好友,在幼時學過音樂的,人生卻沒有發光發熱,有人會開始懷疑,學習音樂到底能不能提升素質? 如果此時權威腦神經科學家告訴你:“對於大腦的發展,學習只會造成小小的調整,大腦的神經元生長,不會超過幾毫米”。你還願意讓孩子學習音樂,或其它藝術文化嗎? 別急,先來看《大腦如何精準學習》(How We Learn)這本書怎麼說。 這是腦科學領域大神級… Read More
  • 大腦如何處理音樂的訊息? How does the brain process music?學習樂器的核心在大腦,不管是接受、處理或儲存訊息、執行動作,都依賴大腦的工作完成。 另一方面,教授樂器的老師,時常須要面對學齡期(5-12歲)的學習者,在這個年齡層大腦尚在發育。學習過程中可能遭遇到學習困難,除了因為基礎還不穩固的過程性原因,我們也不能忽略大腦發展的階段性因素。 如果我們了解大腦的工作方式,根據工作習性設計教學策略,不但有助於提升學習效率,也可以協助孩子大腦的音樂能力發展,排除發展不足造成的學習困難。因此在教學之前,有必要對大… Read More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