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/11/01

教學時間的管理

撰文:劉佳傑

一堂課有固定的時間,在這段時間內,老師必須檢查一週的練習效果,教新的內容以及新的歌曲,時間的分配與控制是很重要的。實際教學的狀況各有不同,即使是同一個學生,每次的狀況與對新內容的接受速度不同,因此上課的步調必然時快時慢。
老師根據項目的多寡分配使用時間,是時間管理基本的做法。這裡我要提出的是時間長度的掌握原則,以及更進一步在進度稍快或稍慢的情況下,如何維持適當的教學時間。

用多少時間
一般對於兒童專注力的觀察,兒童(個人)對於單一性質活動的注意力持續時間,粗略可以年齡數做為參考標準,(Whatis a Normal Attention Span?)
5歲有5分鐘持續力,6歲有6分鐘持續力。然而根據我們的教學經驗,與音樂學習需要更高度注意力的特性綜合評估,兒童(特別是幼兒)的專注時間還要減半,實際上在學習的活動中大約只有3分鐘的長度。(Ideas forteaching young children Piano/Janice Tuck)
這裡所謂專注力持續時間,指的是同一種類型的活動,例如看譜彈奏,雖然換了一首新的歌曲,但性質還是看譜彈奏,因此彈到第二首歌曲常常已經超過3分鐘,幼兒出現坐不住的現象也屬於正常的狀況。老師在規劃上課時間的長度時,必須考慮兒童的基本條件,以3-5分鐘為單位,而且要變換不同性質的內容,才能達到好的上課效果。不知道實際的需求,沒有計畫與管理的時間分配,只會導致事倍功半,師生都遭受巨大大壓力。

準備多層次(難度)的教學活動
在一個學習單元裡,老師可以預先準備多層次深度的學習內容,以備上課步調的變化。當學生接受較慢或年紀較小,就做難度較低的活動,接受較快的可以進入中等難度的活動。有了多種的活動腳本,就不會出現學生一下就做好了但是時間還沒達到預計的長度,或是在單元時間裡學生達不到相當難度的要求,老師陷於焦慮的境地。
以“音符用手抓2──走過馬路”單元為例,可以設計各種不同的難度等級:
1.用拍手分別打出三個單獨的節奏
2.連接其中兩個節奏
3.將三個節奏連起來
4.在琴鍵上彈出三個單獨的節奏
5.在琴鍵上連續彈出兩個指定順序的節奏
6.連續彈出三個指定順序的節奏
7.連續彈出三個自定順序的節奏
8.連續彈出四個自定順序的節奏,五個自定順序的節奏……
9.用不同的兩個音彈出自定順序的節奏
10.用不同的三個音彈出自定順序的節奏……

對於5歲以下的兒童,一次的課堂從13等級就足夠了。若是6歲兒童,一次的課堂可以進入45等級。若是7歲兒童,一次的課堂就要進入56甚至7等級。


控制時間的重要性
課堂時間管理除了使上課進度順利,準時做完工作之外,其實還包含了可能忽略的教學觀念:

1.確保各種能力項目的平均發展
相較於我們以往的習慣,正確的彈奏之後就結束這個項目進入下一個項目,這是延續知識學習的方法,答案對了就看下一題。然而能力的鍛鍊是需要時間的經常累積,不是會了就不用再做,就像運動必須達到一定的時間量,才能鍛鍊心肺功能與活化身體機能,而不是動作做對了就完成了。能力較好的學生不是讓他快速的掠過拿手的項目,這時加入挑戰性的內容更能增加學習樂趣。

2.保持較高的專注力
專注力會隨時間的延續而遞減,但是變化與短暫的休息放鬆會重新提高專注的程度。課堂中至少5-10分鐘變換一種項目,可以幫助專注力的活躍,上課精神好學習效率必然提高,有了明顯得進步,會連帶推動學習動機。

3.避免因為困難與學生僵持不下
有了時間的規範,時間到了就要結束這個項目,即使沒有達到滿意的成果,也不用再繼續下去,好處是不會讓挫敗感影響了學習興趣。另一方面如果興致高昂,因為時間因素而停止活動,意猶未盡的學生會將熱情轉移到接下來一週的練習。

Related Posts:

  • 高登的音樂學習理論 Music Learning Theory by Edwin E. Gordon 撰稿:劉佳傑 愛德溫高登博士Edwin E. Gordon (1927-2015),是美國現代極有影響力的音樂教育家。從上個世紀1950年代開始,他長期投入幼齡兒童音樂能力、兒童發展與音樂教學理論的觀察研究,在1980年出版的“音樂學習路徑:一個現代的音樂學習理論”一書 Learning sequence in music: A Contempoary Music Learning Theory (1980) ,完整的闡述了有別於傳統… Read More
  • 懷抱著教育熱情的老師 A teacher with a passion for education遇到一個高低音分不清,手指不靈活,聲音唱不准,音樂能力不高的學生,做為老師的你,是什麼態度? 1.想辦法讓學生體驗音樂,認識音樂 2.既然能力不高,不必堅持學習(這種學生難教,吃力不討好) 如果腦子裡浮現的是第一種想法,那麼你一定是有教無類,懷抱著教育熱情的老師。 懷抱著教育熱情的老師,往往專注在解決學生的學習困難,而不是要求學生提升技巧。 為了讓學生在音樂的道路前進,懷抱著教育熱情的老師,會採取這樣的教學策略: 1.音樂認知(聽… Read More
  • 音樂學習和語言學習的對照 — 解讀高登音樂學習理論 Comparison between music learning and language learning - Interpretation of Gordon's music learning theory用學習語言的方式學習音樂,這是音樂教育家艾德溫高登(Edwin E. Gordon)提出的“音樂學習理論”主要的思路。 既然是參照語言學習的方式,我們不妨先觀察語言學習的過程,再回頭對照理論,比較容易理解理論內容。 學習語言我們都經歷過:    1.聽。面對出生不久的嬰兒,我們自然而然會對小嬰兒說話,並且重複地說。這個階段嬰兒只是自由的聽。  2.反應。小嬰兒開始對說話有反應。於是我們有意識地說“爸爸”,“… Read More
  • 為何只學彈奏樂器不夠?打造完整的音樂能力 Why Is Learning to Play an Instrument Not Enough? Build Comprehensive Musical Skills.專門店的教學方式 我們習以為常,以彈奏為主的教學方式, 可能讓我們陷入教學困難而不自知。 鋼琴老師多半是這樣上課的: 打開樂譜,教學生按照樂譜彈奏, 老師最常做的就是兩件事:示範彈奏,糾正錯誤。 學生彈對了,於是交代學生回家照樣練習,直到熟練。   但是,這樣的模式,在面對現在的學生時, 越來越難讓學生專心上課,持續進步,保持練習。 主要原因是,只學習彈奏,不足以支撐對音樂的理解。 不理解音樂,當然沒興趣學習,… Read More
  • 樂器學習採用網路上課,到底行不行?Does learning an instrument through online lessons really work?學習樂器透過網路上課,多半被認為效果不好。上網課,只是因應新冠時期不得已的補救方式而已。 當網路電商開始賣衣服的時候,也是有許多人心存疑慮的,樣式尺寸不能現場試穿,上網買到不適合的衣服,還要退換貨,感覺很不方便。   現在呢? 大品牌基本都有網路商店或通路,甚至有服裝品牌,只在線上銷售,而沒有固定的實體商店。   對這個問題,如果你抱持著信仰,認為學琴上網課效果不好,那麼走過路過,請忽略本文。 但你若對學習有期待… Read More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