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學習語言的方式學習音樂,這是音樂教育家艾德溫高登(Edwin E. Gordon)提出的“音樂學習理論”主要的思路。
既然是參照語言學習的方式,我們不妨先觀察語言學習的過程,再回頭對照理論,比較容易理解理論內容。
學習語言我們都經歷過:
1.聽。面對出生不久的嬰兒,我們自然而然會對小嬰兒說話,並且重複地說。這個階段嬰兒只是自由的聽。
2.反應。小嬰兒開始對說話有反應。於是我們有意識地說“爸爸”,“媽媽”簡單的單詞,引導孩子聽與意義連結。
3.模仿。孩子有一天張嘴嘗試學說話,雖然口齒不清,怪腔怪調,但是我們不會去批評,還是不斷重複說給孩子聽,用正向的態度鼓勵他繼續學習,甚至有時候反過來學孩子的怪腔怪調,當作學習的一種樂趣。
4.理解。孩子在生活中,持續聽著大人說話,逐漸懂得字詞的意思,然後學習組短句,嘗試與大人對話。
5.識字。經過一段時間的會話練習,聽懂而且能用語言溝通,接著就是進入學校學習的階段,開始識字,
6.語文訓練。語文課程中,有一部分的訓練,是將字詞進行分辨、聯想、重組等等綜合性的練習。目的是幫助強化理解,穩固認識。
7.造句。根據一個指定的字詞,聯想出相關字詞造成一個句子。造句可以檢查對字詞與句型的理解程度。
8.作文。累積相當的字詞數量,清楚的思想能力,就可以嘗試寫作。時間大概落在小學三年級。這是一項難度較高的工作,到這個階段,不是所有學生能輕易勝任,因此需要較長的時間練習。
通過以上聽說讀寫的過程,我們從一個不識字的人變成識字的人。識字能力讓我們辦手續填寫表格的時候,知道在正確的空格寫名字,在自己需要的選項勾選,在購物的時候,看懂商品內容,進入捷運,找到搭車的方向…。通過學習,每一個人最終都能運用語言溝通,使用文字傳遞訊息。
回到音樂學習理論,我們是這樣連結:
培養期acculturation (預備聽想的第一二階段) 對應語言的:1.聽。
培養期(預備聽想的第三二階段) 對應語言的:2.反應。
模仿期imitation (預備聽想的第四五階段), 聽/說aural/oral,唱名連結verbal association (技能學習順序第一二階段) 對應語言的:3.模仿。
協調期assimilation (預備聽想的第六七階段),部分綜合partial synthesis (技能學習順序第三階段) 對應語言的:4.理解。
符號連結symbolic association,綜合分析composite synthesis (技能學習順序第四五階段) 對應語言的:5.識字。
綜合分析composite synthesis,概括generalization
(技能學習順序第五六階段) 對應語言的:6.語文訓練
即興improvisation技能學習順序第七階段) 對應語言的:7.造句。
創作creativity
(技能學習順序第七階段) 對應語言的:8.作文。
按照音樂學習理論的程序和做法進行教學,學生自然而然逐漸理解音樂,在彈奏時能正確操作樂器,就像學習語言一樣水到渠成,老師教學更有把握達成預期目標,並且讓教學更順暢。聽說讀寫是一個符合人類大腦的工作方式,每個人能經過這個方式學會語言,同樣也可以用類似的方式學會音樂。
經過以上的對照,我們也注意到一個現象:“聽/說”這個極為重要的環節,常常在教學時不自覺的被忽略。
每個環節都是非常重要的,一旦缺少中間的過程,學習就受阻礙,感覺困難重重。最顯的例子就是學英語。在學校學英語直接從讀寫開始,省略了聽說階段,以致於學習效果不好,許多人因此苦不堪言。缺了任何一個步驟,都會導致學習基礎動搖。
音樂教學的情況完全一樣。我們常常不自覺忽略前面階段,認為只要照譜彈奏出來就等於完成學習,其實過程中遺漏了許多學習基礎,因而出現難解的教學障礙。
還有,部分綜合與綜合分析,也因為我們不熟悉音樂裡的內容而遺漏,即興則是不知道怎麼教,索性當作不存在,這些步驟其實對學習非常有效。音樂學習理論讓我們重新拾起牙牙學語的學習經歷,只要採取聽說讀寫的原則優化教學程序,立刻會感到課堂風貌的改變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