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/10/14

線上教學新優勢


 撰文:劉佳傑

發布一個連我們自己都感覺不可思議的教學觀察報告:

線上教學的學習效果,比現場實體課好。

學生上網課的專心程度普遍高於實體課。

在此之前,我們網課的取樣只有少數的個案,不能代表普遍的情況。直到今年Covid-19之後,有較多的授課轉移到網路上進行,並且經過了大半年的持續觀察,我們才確定了這項結果。

網課的第一個現象,是學生分心的情況較少。實際的現象是,上課時視線離開平板(或手機)的時間減少。

在實體課的現場,如果老師做示範,或是讓學生去準備紙筆,學生常常不忘抓住機會,離開座位磨蹭一下。但是在螢幕前面,除非紙筆真不在手邊,學生幾乎不會自動離開螢幕的視線範圍。

這個現象就讓我們感到非常詫異,明明老師沒有在學生身邊監督,怎麼可能孩子還更受規範?各國在討論網課的困難,舉出學生從螢幕前溜走也是常見的現象,如何抓住學生的注意力,幾乎是網課的首要難題。樂器一對一的網課,畢竟老師可以直接看到學生的眼神表情,問題比較小。但是同時要面對超過兩個以上的學生,或許就不容易掌握了。

不過我曾經問過上海的學生,集體網課是怎麼上課的,他告訴我,老師單獨講課的部分自己看就好,時間不能配合的話,晚一點看回放也行,至於要互動的部分,班級會分成3-5人一組,有小組老師帶著做問答。那麼效果如何?從學生的臉上表情看起來,實在分不出和實體課有什麼區別,感覺學習本來就有收穫,從什麼樣的管道沒有差別。

有另一個學生也主動告訴我,她很期待寒假的科學課(網課),還把實驗用品搬出來讓我看,言下之意要告訴我,這些東西在實驗之後,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變化,太令人驚奇了。

聽到學生對其他網課的描述,加上我們自己在網課的觀察,都指向一個事實:對於手機世代的孩子而言,網課更貼近他們的行為模式,完全沒有適應不適應的問題。反而因為上課集中在一個小螢幕上,更能讓學生心無旁鶩,不會去關心旁邊發生的事情。

網課的第二個現象,是學生回應老師的指示比較精準

不管是問題回答,或是指示學生彈奏和做動作,學生答非所問以及搞怪搞笑,偏離主題的情形,比實體課相形減少。這對於家長或老師,想必是未聞已久的新氣象。

實體課的缺點,換成網課就馬上獲得改善,天底下哪有這般好事?一開始我們也同樣感到疑惑,

直到有一天我在撥打客服詢問電話時,突然才明白其中的道理:

當我們看不到對方,因為擔心遺漏或聽不清楚的溝通狀態下,我們會比平常更注意聽對方發出的訊息。一般說來客服人員要接通並不是很容易,如果沒弄懂還得要再撥一次,層層轉接和等待確實很費事。既然這麼麻煩,當然沒有閒工夫在電話裡插科打諢或閒扯八卦了。

網課的硬體條件與打客服電話有類似之處,都是在訊息被壓縮的情況下溝通。雖然網課有影像,但是聲光效果比不上現場的清晰,甚至偶爾還有短暫停格或聲音延遲的狀況,在線雙方把精神集中聽懂對方說什麼,已經耗費許多精力,還要分神到其他地方幾乎是不可能的。

由於看不清楚,凡是察言觀色的事情,例如臉上表情、語氣聲調和肢體舉動,都變得微不足道,結果小孩自動減少了情緒宣洩或討安慰的舉動,因為他們知道,既然對方感覺不到,做了也等於白做,如此更直接呈現目的。

少了情緒的干擾,我們發現學生從“講好幾次都記不住”,變成了“講一兩次就記住”。學生在網路的使用條件下,更準確的回應老師指示,直接影響了學習的效果,這是我們始料未及的。

雖說網課增進了學習效率,是不是網課從此將開始高度發展,甚至在未來取代實體課?我們的看法是,將來兩者會走向並行互補,就像網購盛行後,實體商店也不會消失。

以目前網路的條件,網課只是剛剛好達到實用的程度而已,還在入門的階段。因為頻寬和速度的限制,上課的時候,聲音不夠清晰,畫面不夠大,時不時還有延遲、停頓或不同步的情況,與現場的清晰與真實感相比,網課確實困難重重,就連和學生一起簡單的合奏都不容易,網課的條件實在比不上實體課。

的確,如果老師的教學專注於精確的音感、標準的彈奏動作或技巧的鍛鍊,網課想必是舉步維艱。不過我們把眼光移到另一扇窗,幫助學生打開學習的心智,看到的風景就不一樣了。因為學生對於認知的興趣,內在的激勵,是不會受網路條件阻礙的

網路不會完全取代實體,最好的方式是並行互補。OECD的教育技能部長施萊謝爾認為,這是一場全球教與學模式強迫進化和革命。網路教學才剛開始進入發展階段,網課從無到有,存在著巨大的成長空間,讓我們拭目以待。

相關閱讀:

線上教學的幾個訣竅:遠距教學該如何讓學生投入又有歸屬感?

線上教學迫降,台灣老師要如何把危機變契機?

鏡頭打開,10兆元線上教學商機來了!


Related Posts:

  • 樂器學習採用網路上課,到底行不行?Does learning an instrument through online lessons really work?學習樂器透過網路上課,多半被認為效果不好。上網課,只是因應新冠時期不得已的補救方式而已。 當網路電商開始賣衣服的時候,也是有許多人心存疑慮的,樣式尺寸不能現場試穿,上網買到不適合的衣服,還要退換貨,感覺很不方便。   現在呢? 大品牌基本都有網路商店或通路,甚至有服裝品牌,只在線上銷售,而沒有固定的實體商店。   對這個問題,如果你抱持著信仰,認為學琴上網課效果不好,那麼走過路過,請忽略本文。 但你若對學習有期待… Read More
  • 線上教學新優勢 撰文:劉佳傑發布一個連我們自己都感覺不可思議的教學觀察報告: 線上教學的學習效果,比現場實體課好。 學生上網課的專心程度普遍高於實體課。 在此之前,我們網課的取樣只有少數的個案,不能代表普遍的情況。直到今年Covid-19之後,有較多的授課轉移到網路上進行,並且經過了大半年的持續觀察,我們才確定了這項結果。 網課的第一個現象,是學生分心的情況較少。實際的現象是,上課時視線離開平板(或手機)的時間減少。 在實體課的現場,如果老… Read More
  • 鋼琴老師的秘密: 主動引導在教學上的優點鋼琴老師的秘密: 主動引導在教學上的優點: 撰文:徐珮菡   原載於鋼琴老師的秘密部落格 主動引導是一種具體的帶領,也可以稱為“主動帶領”(active leading)。 除了彈奏給學生“聽”之外,用豐富的音樂元素讓學生直接從音樂為切入點,讓教學和學習的內容不再是傳統的認譜、姿勢、手型、技術、音色而已, ... … Read More
  • 整合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比較 撰文:劉佳傑 整合教學的三個最重要的基礎是主動引導(不要被動)、從元素開始與創造連結。老師們對於整合教學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後,我們從三個實際教學常常遇到的情況,比較整合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的不同。 情況1:彈F大調歌曲,si沒有降低 傳統教學:聽到學生歌曲彈錯音之後(失敗),指出學生的錯誤:si沒有降低(挫折),然後修改。 整合教學:在學生彈奏之前,引導學生找出F大調的音階(元素),用F大調試彈幾個簡單的旋律(連… Read More
  • 為何只學彈奏樂器不夠?打造完整的音樂能力 Why Is Learning to Play an Instrument Not Enough? Build Comprehensive Musical Skills.專門店的教學方式 我們習以為常,以彈奏為主的教學方式, 可能讓我們陷入教學困難而不自知。 鋼琴老師多半是這樣上課的: 打開樂譜,教學生按照樂譜彈奏, 老師最常做的就是兩件事:示範彈奏,糾正錯誤。 學生彈對了,於是交代學生回家照樣練習,直到熟練。   但是,這樣的模式,在面對現在的學生時, 越來越難讓學生專心上課,持續進步,保持練習。 主要原因是,只學習彈奏,不足以支撐對音樂的理解。 不理解音樂,當然沒興趣學習,… Read More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