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:劉佳傑 本文同步發表於鋼琴喜歡了小提琴博客
學習樂器必須練習是不變的道理,有了練習才能進步。
而練習這件事,是學習樂器的剋星。要學習就不能不練習,但要練習多半孩子就不想學習,或即使坐下來練習也心不甘情不願,交差了事。
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感到困惑,為什麼現在的孩子不能像以前那樣的練習?
這主要有時間精神的壓力,與內容不適合兩方面的因素。
孩子的負擔變大,沒有足夠的時間與精神練習
首先我們比較一下,現在6-7歲的孩子學習的項目跟30年前相較起來,多了英語,拼音,直排輪,學而思,奧數,最好再加上樂器,沒有樂器課也可能有繪畫舞蹈等等藝術課。但大家有沒有想過,現在出生的孩子,大腦並沒有加速與增大,與30年前條件一樣的身體與大腦增加了這些學習,不管是精神或時間都要消耗許多,當然不可能一直維持高昂的學習態度與足夠的練習。
因此按照比例,以前學習一種課程,需要花30分鐘練習,現在學習三種課程,練習時間就要除以三,只能做10分鐘練習。如果學習五種課程,練習時間就要除以五,只能做6分鐘練習(啟蒙階段)。練習的時間變少,只是與以往的期待有所不同,不要先指責孩子懶惰,我們必須先檢視眼下時間與精神的使用狀況,或許6分鐘的練習也就是現在的孩子能力所及,剛剛好而已。
不過不要小看6分鐘的練習,如果練習的內容具有高效與樂趣,長時間下來還是能累積可觀的學習成果。
看起來縮短練習時間,似乎就化解了練習的認知差距。但事實上難題並沒有解決,孩子練習的時間短少不說,練習不照規範,心不在焉,情況依然讓家長與老師感到不滿,這還牽涉到學習的目標和方法不適合的問題。
孩子需要健身的訓練法,而不是訓練比賽的方式
學習的目標方向錯了,會使得學習變得沒有意義。
當我們運動的時候,大部分的人都很清楚自己的目的,是維持健康狀況或增進自己的體能,而不是單獨為了追求成績的突破或超越別人。不同的目標採取的方法及策略也大不相同。職業運動員目標是要超越對手,打破紀錄和追求巔峰,訓練是為了將體能不斷推向高峰,因此需要長時間進行大量重負荷、高強度的訓練,以達成這個目標。當獲取到優異的成績與報酬後,在30歲開始逐漸退休。
但是一般人為了健身而運動,無法投入大量固定的時間,或特別鍛煉某些部位的肌肉,也不會將閃電博爾特(牙買加運動員)的9秒6百米成績,拿來當作自己的練習目標。於是可以在短時間消耗熱量及強化心肺功能的“高強度間歇訓練法”(HIIT),就是因應現在生活形態最好的鍛煉方式。每星期4-5次的鍛煉就有很好的效果,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反而還更需要這樣的鍛煉。
同樣的,音樂的學習上也存在目標不同,採取方法不同的情況。
卡爾·徹尼是琴童家長都熟悉的鋼琴教材。我們若知道徹爾尼最出名的學生是李斯特,就不難理解這個體系教學內容終極目標,是養成像李斯特這類在舞臺上大放異彩的演奏大師(Virtuoso)。
學習樂器的目的如果是朝著這個方向,那麼練習的內容就需要有大量的技術性鍛煉,徹爾尼的教材是不可或缺的,而且從作品599、849、139、299每冊都要練過。然而回到現實世界當中,有幾個孩子願意高高興興的練習徹爾尼練習曲?孩子們有自覺知道學習的目的不是想成為演奏大師,真正抱持著這個目標的家長也確實寥寥可數,這樣的教材不適合現在的孩子,當然練習就提不起勁了。
為什麼徹爾尼這類的教材不適合現在的學習,難道練習分量減少也不行?這是大部分家長與老師解不開的疑惑,我們先檢視傳統常用的鋼琴教材作者所處的年代。
不符合需求的工業革命學習方式
琴童家長都知道以下的教材:
卡爾·徹爾尼Carl Czerny 1791-1857
費迪南·拜厄Ferdinand Beyer
1803-1863
夏爾·路易·哈農Charles Louis Hanon 1819-1900
約翰·西爾韋納斯·湯普森(大湯)John Sylvanus Thompson 1889-1963
從徹爾尼到湯普森1790-1960的這段時間,幾乎等於涵蓋了三次工業革命的過程。在工業革命時期,生產的變革是由於使用機器與能源提高生產效率開始,大量生產帶來成本降低,增加購買需求使經濟擴張。高效的生產需要熟練的工人,能正確而快速的操作機器,反復同一種動作維持高效的生產,就成了訓練工作者的主要目標。員工學會了工作的技能後,只要不斷的重複一樣的動作,就可以工作到退休為止,在職期間基本上不需要自主學習,提升素質或改變思想。
工業時代的生產模式,在音樂的產業也是類似的。學習樂器目的是訓練演奏者提高技術水準,因此啟蒙就朝著這個目標前進,從拜厄、哈農到車爾尼都是工業生產概念下,科學化提升技術的練習方式。每一個練習單元都有具體的技術鍛煉目標,例如音階、分散和絃、震音、三度八度等等,幫助演奏者正確而快速的操作樂器。
完成了學習過程達到相當的技術水準後,演奏者就可以快速大量的演奏不同的樂曲(高效製造商品),提供觀眾付費欣賞。音樂家靠著這項技能工作直到退休。這種傳統學習樂器的方法,完全是工業時期為了培養高技術表演者而設計的。
場景換成現在的時空,我們對於音樂的需求是多樣而創新的,從電影電視劇到商業廣告,小到家庭生日派對,學校裡學生的各種表演,觀眾都已經習慣接受各種的創新,沒有創新反而令人驚訝。我們將兩個時期的特點做一個比較:
從上表我們可以歸納出現在的時代走向整合與創新,如果把大部分時間都拿來學習徹爾尼貝多芬蕭邦,只練習技術,風格缺乏變化,沒有探索新的爵士、民族或流行,不能整合應用與創作,加上樂曲冗長,放在這個時代不只是無趣,也不符合需求。
為什麼不能先打好基礎,再學習創新?
或許有人會說,先把技術練習好,再來學習創新不遲。
我要強調一點,創新不是不需要好的技術,沒有技術什麼都做不到,只是技術的培養不能只做機械性的反復練習,創新也不是一個單獨的項目,技術必須結合其他的能力一起養成,建立在這個基礎上技術才能發揮創新的效果。
以重視姿勢技術,分工、分類,反復的工作方式,很明顯還是停留在工業革命的思想中。
拿廚藝比喻,食材切片的厚度取決於這道菜的整體風格而定,要吸收湯汁則切厚久燉,要附著醬汁就要薄,高端的廚師在做菜時便不斷的思考調配的比例。只要求動作標準,做到切片整齊技術優異,而不知道運用變化的道理與品味,想做出令人讚賞的創新佳餚,根本是緣木求魚。
再說創新與健康、理財一樣,是一種態度、生活與工作的方式,從一開始就要在學習和生活中養成。如果要等到有時間才運動,等到收入增加才存錢,等到技術成熟才來創作,心裡有“等到…才…”這樣的想法,恐怕這一天永遠都不會來到的。
然而先學好技術之所以在現在的孩子上窒礙難行,最終還是在這個關鍵問題上:缺乏“樂趣”。
150年前的教材沒有想像創造的空間
學習的樂趣總是讓我們先想到彩色的圖畫,熟悉的歌曲,遊戲小活動等等。這些的確有助於增加學習的樂趣。但是學習的樂趣不能只停留在是博君一笑而已,學習的樂趣應該更加的深化,進入到學習各個面向的收穫與成就感的層面,這才能轉化成為持續學習的動力。
先不比較印刷的顏色與品質,兩種樂譜都附有插圖,我們觀察布瑞科夫(右頁,Breitkopf,德國音樂出版社)的鋼琴教材,插圖與學習的內容是有關係的。插畫用蟲子扭動的圖像,連結聲音高低方向與樂譜空間,用長短的蟲暗示音樂的持續性(完整的句子),最後讓孩子發揮想像自己決定蟲子如何離開(創造故事性)。表面上這只是1、2手指的練習,卻包含了空間,樂句,創造力的延伸學習,孩子學完這個單元,他能夠連結音高變化與樂譜空間關係,體驗音樂的句子,並且嘗試了創作。這樣的學習充滿豐富的變化,孩子的體驗與收穫較多,當然樂趣也大的多。
回過來看拜厄的課本,基本插圖與彈奏沒有相關性。學生看著樂譜上的音符找到手指,接下來就只有反復練習彈奏直到熟練。書上沒有其他有關感覺或音樂能力的連結,也沒有讓學生發揮想像力自己創作的空間。兩種學習方式啟蒙一兩堂課是不會有太多的差別,但經過一段時間,重點學習技術的教學方式可能就會讓孩子喪失興趣而萌生退意,幾年的學習下來,最後的結果就是完全沒有運用創造力的習慣。
如果你是個孩子,你會選擇哪一種的學習方式?
如何看待練習
現在不論學習或練習,應保持著健康的目標,多元的視野,均衡的態度,重視創造力的方法。以前家長習慣向老師提出的疑問,不妨改變一下:
1.“孩子的作業應該練習幾次?不規定他不會自主練習。”
次數是工業時代的標準,現在我們應該把關注的重點換成內容。
“這次的作業孩子要學習什麼?蟲子怎麼爬他會彈嗎?”
2.“我的孩子還沒彈車爾尼,程度會不會落後?”
技術是工業時代追求的價值,現在我們應該把關注的重點換成風格。
“我的孩子個性比較急躁,哪一類的歌曲才適合他?”
3.“我家的娃手指姿勢不好,我需要糾正她嗎?”
姿勢是技術的一小部分,現在我們應朝向關注整體。
“我家的娃喜歡唱歌,她彈琴的時候一邊唱歌好嗎?”
家長要關心孩子的練習,對孩子不用再這樣說:
“你今天練習的時間夠嗎?”(這種要求落伍了)
“鋼琴作業你彈了幾次?”(這個方法不合適)
“你可不可以不要亂彈,好好的照譜練習!”(這種要求缺乏樂趣)
現在家長應該這樣對孩子說:
“你今天彈鋼琴高興嗎?”(不必要求時間)
“你今天練習有什麼收穫?”(不必要求次數)
“這首歌你想要表演什麼?”(藝術表演沒有標準答案)
學習上把握正確的目標,良好的態度,適合的方法,才能引導孩子練習,並產生可持續性的推動力量。這大半是老師的責任,雖然家長不能在教學專業上帶領學習,但要時時記得這個時代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,不要再把孩子推向不合時宜的練習方向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