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原發表於鋼琴喜歡了小提琴博客
撰文/圖:劉佳傑
被忽略的學習內容
人類的各種能力,基本上是呈現鐘形的分佈,大部分的人都在靠近中間的區塊,中等能力的比例較多,才能極高或極低的相對是少數。但是在音樂教學上,傳統以技術為主的教學方式,出發點本來只為了培養高端專業技術人才,而不是提升多數人的能力水準,因此在面對廣大一般的學習者時,就會常常出現困難了。
以技術為主的教學方式,是假設學習者已經具備良好的肢體與感覺基礎,直接開始讀譜、練習技術和學習音樂理論。但是包括高登Edwin E. Gordon等許多教育學者的研究顯示,在閱讀與技術的學習之前,必須先感覺、模仿、自己理解其中的意義,才能順利進入下個學習階段,這個時期就是所謂的“樂感醞釀期”。
沒有循著合理的途徑完成此期間的功課,特別是對於幼齡的學習者,過程中往往陸續出現許多學習障礙,讀譜困難、手指控制不良、無法配合節拍,最後孩子喪失興趣,這些都將一步一步的發生,難以挽回。
打拍子也有困難?
以“跟著音樂打拍子”的活動來說,許多老師與家長可能無法想像,對於感覺統合正在發展的幼齡兒童,都會是極為複雜的活動。
“跟著音樂打拍子”的整個活動過程,他的頭腦裡必須透過耳朵接收聲音的資訊,然後分析聲音的迴圈,找出哪一個聲音是下一個要瞄準的目標,再來用感覺預測下一個聲音發生的時間,然後啟動身體的動作(例如拍手),協調這個動作去跟上聲音,接下來還要繼續用耳朵接收回饋,檢查聲音與拍手的準確度,如果拍手落後了,就要在下一拍加快跟上。整個過程大腦即時都進行著多方向的活動,用一句流行話形容就是:寶寶心裡苦,但寶寶不說。
因此在啟蒙的階段,完全都是以看譜練習,肯定是手忙腳亂的。兒童心裡首先就要遭遇挫敗感,即使動作做出來也是充滿著緊張,拍子不穩。以這種方法教學的老師,通常只能要求孩子多練習,沒有其他有效的解決辦法。
仔細解析跟著音樂打拍子這個活動中,最關鍵的程式是在分析聲音的迴圈,用感覺預測下一個聲音發生的時間,這個內心的感覺活動雖然最終是經由外在的肢體表現,但是如何從外在的肢體動作調整學習者內在的時間尺度,才是老師教學必須關注的重點。在這之前,我們必須認識音樂中“時間”的能量與意義。
“時間”(拍子)讓音樂顯現能量
凡音之起,由人心生也。音樂是人類通過身體,將內心狀況用聲音傳達出來。高興就要手舞足蹈,手舞足蹈的動作速度跟高興的程度呈正比。人類將手舞足蹈的動作頻率與聲音規範起來,就像把能量收集/儲存起來,變成可以感覺到並且能傳遞的能量,就形成我們所理解的“音樂”,而不再是沒有規律的聲響。
如果聲音沒有進入有意識的規範,就像滴在地上的雨滴,無法將它集合成為能量或是可以使用的資源。一旦將聲音用穩定的拍子規範成一種韻律的流動,她就能聚集能量,顯現音樂的動能,並且持續負載能量。如同我們拿了水缸收集雨水,用一種“固定的框架”聚集起來後,水的用途就可以擴及飲用、洗滌、種植甚至發電。
因此穩定的框架可以承載聲音的能量,音樂的範疇裡這框架就是穩定的拍子。在兒童的音樂學習上,首先要建立的就是這個框架的感覺,音樂能量的感覺。
固定的框架(拍點)與流動是音樂的基本能量
音樂的基本能量存在於固定的框架中,我們可以從第一個拍點到下一個拍點之間的動態來觀察能量的變化。(實際上音樂能量的組成,還包括旋律和節奏的變化,當然也可能是持續的長音或休止,這裡只觀察最基本的能量。)
我們將打出拍點的動作以圖形表示
從這個圖可以理解,動能是由緊密連續的拍子帶動起來的。A曲線是速度快的拍子,打完一個拍點還沒放鬆就要準備下一個拍點,動作的緊張程度較高,整體能量維持在較高的區域。B曲線是速度慢的拍子,兩個拍點之間距離稍長,能量在中間減弱了一些,整體能量略有降低。C曲線在第一個拍點以後,在一定的時間裡沒有出現下一個拍點,全部停止不流動,它的能量就會完全消散。
因此隨著時間的延續,必須有固定的脈衝向前推進,才能維持音樂的能量。
老師該做什麼
孩子聽得到音樂裡的聲音,但音樂的能量如何與身體的感覺連結,然後使用身體持續的將能量表現出來,卻無法自己完成。這個能力需要經年累月的培養才能建立起來,因此老師應該在課堂中加入律動的練習,用律動帶動學生與音樂節奏互動,建立內外的連接並掌握這種能量的感覺。
律動可以選擇適合的歌曲來進行(不一定要即興),另外用正在學習的歌曲,設計一些動作配上音樂練習,熟悉音樂的能量變化,也會幫助彈奏的時候維持整體感不容易斷斷續續。
參考影片:律動Eurythmics教學案例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