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/08/29

大腦如何處理音樂的訊息?


撰文:劉佳傑

學習樂器的核心在大腦,不管是接受、處理或儲存訊息、執行動作,都依賴大腦的工作完成。
另一方面,教授樂器的老師,時常須要面對學齡期(5-12)的學習者,在這個年齡層大腦尚在發育。學習過程中可能遭遇到學習困難,除了因為基礎還不穩固的過程性原因,我們也不能忽略大腦發展的階段性因素。
如果我們了解大腦的工作方式,根據工作習性設計教學策略,不但有助於提升學習效率,也可以協助孩子大腦的音樂能力發展,排除發展不足造成的學習困難。因此在教學之前,有必要對大腦處理音樂訊息的方式,加以初步的了解。

根據近期的腦神經研究,大腦處理音樂訊息的重要方法,包括:

◎分散儲存,分層處理
 分散分層執行,是高效率工作的首要方法。


音樂訊息包含拍子、音高音型、節奏、速度等等。一個短旋律就包括這麼多訊息量,單一個神經元無法對超量的資訊保持運作,超過一定長度以上的旋律就會崩潰,而且無法保存,因此必須分散儲存在不同的神經元。
觀察大腦處理語言的情況可以看到,處理語言的發音、單字、詞和片語的區域,與處理整句的區域不同。前顳上皮質anterior superior temporal cortex負責處理初階的發音、單字、詞和片語,聽覺背側路徑(auditory dorsal stream)則處理結構較長的整句
對於聲音的處理,大腦也會依照訊息量和訊息種類,區分處理層次和區域。
例如初級音高資訊儲存在顳上皮質,連續多個音組成的旋律,就交由前輔助運動區(pre-supplementary motor area ,pre-SMA)來處理。
此外節奏與旋律也是分開儲存與處理,節奏反應在兩側聽覺皮質,旋律則是在右側聽覺區較活躍。

◎音樂訊息,是轉換成運動序列進行處理
音樂是一種動態活動,因此聲音訊息的上層(高階)處理,是由前輔助運動區(pre-SMA)所執行。此區位於大腦中靠近頭頂的部位。
串連的聲音,在初級聽覺皮質接收後傳導至運動前區,這裡的雙向路徑(dual stream),包括腹側路徑(ventral stream)與背側路徑(dorsal stream),可以將聲音/動作進行雙向轉換。
其中背側路徑中的前輔助運動區,有一個重要的序列處理功能,能將幾個單獨動作組織成連續的動作,因此聲音在此轉換成運動序列進行編碼以便儲存。

◎流動性的崁入
音樂要在時間流當中進行才有意義,也就是說,聲音要有固定循環的拍子(脈衝)作為架構,並且以一定速度保持連續進行,才能被認知。這個具體化的過程,好比我們要用水,必須將水裝入容器,才能儲存累積,並且具體描述質與量。
在大腦前輔助運動區聲音已經轉換成運動序列,最後還要導入動態時間流的整合,把時間資訊崁入,才完成處理並被認知,如此一來音樂方能從大腦的記憶裡,重複正確的還原。
在這個崁入編碼過程中,會建立以下資訊:
※時間尺度敏感性(速度)
※時間組合敏感性(先後順序)
※時間連鎖效應(時間關係比例,聲音的間隔→拍子/節奏)
這些資訊,會成為還原音樂時的篩選機制(過濾器),它的運作原理就像登錄帳號需要帳號、密碼(指紋/臉辨識)、手機驗證碼同時配對,以保證提取的正確性,缺一不可。
崁入流動性的過程,主要是靠基底核與丘腦的時間運算能力,做為計時器加以定位。

大腦處理音樂訊息的複雜程度,遠遠超越了我們傳統在音樂教學上的想像。以往主要的“看譜→練習”的學習模式,似乎完全找不到合理的依據。認識大腦的工作方式,讓現在遇到的教學困境,有了根本解決的可能,也給未來的教學,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。

延伸閱讀:
你腦子裡有錄音機嗎?大腦如何儲存和檢索音樂旋律 / Josef P. Rauschecker
➤音樂認知心理學 蔡振家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