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/12/10

老師與演奏家的不同


老師與演奏家的不同1

演奏樂器時,演奏家關注自己,老師觀察學生。

音樂演奏家,為了排除緊張焦慮給表演帶來的負面影響,會採取以下的策略:

深呼吸或冥想,專注於與音樂本身,預演(熟悉場景),適度的活動,加強練習,增強正向心態,回想成功經驗等等。

這些做法,目的是更專注自己的表演不受到干擾,甚至要想辦法排除外部影響。

然而,心無旁鶩地將音樂演奏到完美,此一能力,在教學上並不是重點。

在對學生彈奏樂曲時,老師會根據“要帶領學生理解什麼”,設計問題引導學生聆聽,然後在彈奏的同時,一邊觀察學生反應,如果學生沒有聽懂的反應,老師立刻在第二次彈奏時加以調整,讓學生聽得更清楚。

因此彈奏時,老師的重點是:觀察學生反應,評估學生理解程度,決定下一步的策略,然後不斷重複這些程序,直到學生理解。

好的老師與優秀的演奏家,不同在於:

演奏樂器時,老師關察學生,演奏家關注自己。

 

老師與演奏家的不同2

優秀的演奏家傳授自己的經驗,好的老師因材施教。

優秀的演奏家通常是天縱英才,大多數的時候,都能用自己的能力突破障礙,到達高超的境界。

由於高超的技巧,看得到也聽得到,於是大家都對演奏家的成功經驗充滿好奇,想一窺究竟,希望能從中學到一招半式,以至於技術知識成為大眾追求的目標。同時演奏大師也樂意傳授自己的彈奏方法,從此演奏家的經驗,佔據了教學市場。

但是鳳毛麟角的特殊才能,並不適用於一般大眾。

一般人的學習,都從啟蒙開始。

初學階段的學習內容,主要是培養音樂基本能力,例如聽懂拍子,能跟著音樂律動,唱出聽到的聲音,然後在樂器上彈奏。

這些動作,對於演奏家來說,都是輕而易舉,甚至無須思索。

因此,一些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困難,做不到某些動作的清況,是“音樂學霸”難以想像的。

天賦極高的演奏家,很難理解一般人“不會”的感受。

在學習的場景,出錯、不會是正常的。並且,每個人不會的“點”還都不一樣。有人是節奏抓不到,有人是音唱不準,有人是身體不協調,身體不協調有人是大肌肉不協調,也有人是手指小肌肉不協調。

每一個問題,都需要相應的解決方法。

此時,好的老師如果能因材施教,針對個別難題幫助學生解決,學生才能得到有效的幫助。

 好的老師與優秀的演奏家,不同在於:

優秀的演奏家傳授自己的經驗,好的老師因材施教。

 

老師與演奏家的不同3

演奏家的目標是追求完美表演,老師的目標是教會學生。

 演奏家追求的是演奏的最高表現。

他的目標是:音高、音準極度精確,速度達標,演奏完整流暢,演奏展現高度技巧。

因此,要求的標準是:音色觸鍵優美,不能彈錯音,速度不能忽快忽慢,不能停頓。

而老師的主要工作,是教導學生聽懂音樂,然後演奏音樂。

要達到的目標是:讓學生體驗音樂,提升理解音樂的程度,在理解的基礎上演奏樂器,學會以後喜愛上音樂。

因此,教學的內容是:時時有進步,對樂曲有所理解,能將學會的內容進行推理。

學習過程,本來就是跌跌撞撞,做錯是正常,而老師的角色,就是要在當中推動學生前進。任何的學習,老師不會等到學生考一百分才接著教新的一課,如果以高標準要求學生一個音都不能錯,等於阻止了進步。

對於學生而言,進步比正確重要,理解比完美重要。進步帶來激勵,理解帶來趣味,這都成為內在動力,讓學習可持續不斷。

好的老師與優秀的演奏家,不同在於:

演奏家的目標是追求完美表演,老師的目標是教會學生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