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/08/30

整合學習的應用 啟蒙階段的教學重點

撰文:劉佳傑 本文同步發表於“鋼琴喜歡了小提琴”部落格

整合學習在啟蒙階段最重要的內容,就是認識音樂元素。

教學的方式
認識音樂元素教學方式,是從音一個樂元素為基礎,向外開展到動作或認知,例如我們將一個教學單元主題設定在“音域”,老師先帶領學生體驗不同的音域之後,就換學生自己嘗試。這時老師可以與學生互相檢視對於元素的描述,例如老師彈奏中音域的聲音,然後請學生回應他的想像。當學生體驗了元素的感覺,再逐漸加上簡單的節奏或旋律,最後完成一段音樂。


元素的內容
原汁原味是廚藝料理很重要的價值,因此認識音樂的基本元素,掌握元素的特質,在未來的學習過程時,更能發揮音樂的特色。
構成音樂最基本的元素材料,包括:音高、音色、音量、速度、音域、合音、長短、音程、變化音、演奏法等等。
以上的元素都會在音樂當中產生意義。我們舉幾個例子說明:
音高:
音高主要表現的是明暗。高音感覺明亮,音漸漸變低則感覺逐漸變暗,越往低音,感覺越昏暗,到了最低的音域,則是完全的黑暗而且帶有恐怖的感覺。
從音高延伸的想像力:
高音——中午的太陽,閃光,水晶玻璃發亮的東西。
中高音域——清晨,夕陽,溫暖的燈光。
中低音域——陰天,晚上的燈光,光線昏暗的樹林。
低音——無光線的黑夜,暗室,地底下。

速度:
速度主要表現的是運動的能力。非常緩慢的速度趨向於停止、靜止,中等速度是正常活動的節奏,快速度則產生動力。
從速度延伸的想像力:
慢的速度——寧靜、祥和、等待、靜肅、下沉,沉重的腳步,被阻擋,移動困難。
中等速度——積極、可愛、有規律的穩定感覺,輕鬆的散步,優雅的舞蹈。
快的速度——興奮的,亢奮,急迫,急促,緊張,追逐奔跑,熱烈,喧鬧吵雜。
速度漸快——漸漸靠近、升起、發動。

音色:
每一種樂器都有特殊的音色。以鋼琴而言,在音色上可以產生明顯區別的,是圓滑與斷奏。(在英國皇家考試聽力測驗,是用articulation作為考試的問題)
圓滑——平穩,溫柔,優雅,舒適,延續。
斷奏——活潑,奮發,有精神,有力量。

連結與聯想
提出音樂的元素讓兒童單獨感覺,然後連結到音樂上,接著引申新的聯想,可以在初學階段就開始在教學上嘗試。以“音符用手抓1”哈囉小貓咪的單元為例,原本是中等速度,在學生熟悉了基本的彈奏之後,於是加入速度的變化,嘗試加快學生的速度。如果學生跟上老師的步調,這時課堂的對話會是這樣:
(引導學生彈奏加快)
老師問:你覺得這貓咪怎麼了?她遇到什麼呢?
學生答:貓咪被狗追。
師:說說看這是什麼感覺?
生:緊張(的感覺)。
師:來了一隻更大的狗,怎麼辦?
(引導學生彈得更快)
生:跑更快一點。
(換成慢速度)
師:現在情況改變了,發生了什麼事?
生:貓咪跳到圍牆上了。

以上是從音樂延伸出的感覺和想像,也可以反過來老師描述想像與感覺,要求學生用音樂表現出來。有經驗的老師都知道,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會引起極大的樂趣,甚至讓孩子欲罷不能。(感覺與想像力連結的課堂範例)
音樂的元素蘊含著豐富的寶藏,這些感覺的刺激甚至比某些旋律節奏還能吸引幼齡兒童。進一步把這些元素結合感覺、情感與生活經驗,老師將很容易與幼兒溝通,也會讓音樂的學習更貼近兒童,獲得他們的關注,進而產生繼續的探索的動力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